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dǎo)讀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場景:1、大人逗孩子:“你最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啊?”孩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很難過的樣子。如果媽媽在場,就說媽媽,如果爸爸在場就說爸爸,有的會說爸爸媽媽都愛。2、爺爺給妞妞一個喜歡吃的東西,然后“逗”妞妞說,“爺爺也想要吃,妞妞給爺爺吃,好不?”妞妞先會遲疑一會,然后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場景:
1、大人逗孩子:“你最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啊?”孩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很難過的樣子。如果媽媽在場,就說媽媽,如果爸爸在場就說爸爸,有的會說爸爸媽媽都愛。
2、爺爺給妞妞一個喜歡吃的東西,然后“逗”妞妞說,“爺爺也想要吃,妞妞給爺爺吃,好不?”妞妞先會遲疑一會,然后思考一下,將要放到嘴里的東西拿給爺爺,爺爺馬上高興的說“妞妞真乖,爺爺不吃,妞妞吃,妞妞真棒!”妞妞會很懷疑的看著爺爺。
3、孩子在和別的小孩玩,拿著自己喜歡的玩具,然后媽媽走過來對自己的孩子說,“寶寶乖,把你的玩具給xx玩,好不好?”有時孩子會嚎啕大哭,有時孩子會直接說“不”,有時孩子遲疑一會后,會不情愿的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媽媽馬上夸獎?wù)f“寶寶真棒,寶寶學(xué)會分享了。”孩子一臉的難受樣。
4、孩子正在專注的玩,突然來了客人,大人在熱情的招呼客人,客人看到家里有小孩,和孩子打招呼,媽媽馬上過來,拉著專注在玩的孩子,叫“叔叔阿姨”之類的,在媽媽熱切的眼光之下,違心的說:“叔叔好”之類的。然后媽媽夸獎?wù)f:“寶寶真棒,真講禮貌。”
這些情境,讓孩子陷入道德兩難的境地。大人們要用“好”、“棒”“乖”“懂事”“聽話”“聰明”等詞語“綁架”了孩子!如果你不斷地表現(xiàn)你的傾向性,孩子以后就會傾向性的討好你和迎合你,或者反抗你,慢慢的就遠離了她自然成長的過程。
1、在孩子的世界里,爸爸媽媽就是天和地,是世界的支撐,誰都是重要的,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要分辨最愛誰,其實對孩子是一種心理創(chuàng)傷,她不得不去艱難的討好外在,給出一個答案,這個答案會造成她內(nèi)在世界的分裂,因為父母本身是同等重要的,當有分別的時候,孩子的內(nèi)在就會有創(chuàng)傷。
2、大人不要將自己的價值建在孩子的認同基礎(chǔ)上,去考驗孩子是否小氣大方之類的,是否會為了大人而犧牲她自己的感受和利益,這顯示了大人的強大和優(yōu)越感,又貶低了孩子的人格和存在感,并且她真誠的表達被愚弄了,這種考驗的假象會給孩子帶來一種欺騙性的傷害,覺得大人的話是不可信的,并且會感覺到自己被耍了,像個東西一樣被隨意的對待。
3、孩子是天然淳樸的,剛開始她會認為她就是世界,世界就是她,還沒有分離的概念,等慢慢長大了,才能分辨出我的,你的,別人的,在有自我意識的基礎(chǔ)上,她會堅決捍衛(wèi)自己的私有物品。如果我們懂得這個規(guī)律,就會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識,呵護她的自尊和權(quán)益,當她能夠保護自己的權(quán)益的時候,她就會尊重別人的權(quán)益,才能有足夠的人格去分享。這只是一個人格建立的發(fā)展過程,只有經(jīng)過了這個過程才能順利到達分享的階段,如果沒有順利度過這個過程,她的自私就被壓抑,越壓抑力量就越大,以后會呈現(xiàn)出更強的自我中心。
4、關(guān)系決定親密,當沒有建立親密的關(guān)系的時候,孩子面對陌生人,本身就帶有恐懼和害怕的情緒,帶有防御和抵抗,根本沒有準備好和這個人聯(lián)接,這是一種本能的現(xiàn)象。而大人會因為面子問題,強迫孩子與對方建立聯(lián)系,這樣會讓孩子更加恐慌和害怕,這比陌生人出現(xiàn)帶來的恐懼更大,因為她失去了支持,如果能體會到她的感受,尊重她,讓這個人(叔叔阿姨)進入家里,讓孩子慢慢的體會和感受,孩子就會和對方建立關(guān)系,這是個自然的過程。
父母經(jīng)常會自戀的認為自己多有經(jīng)驗,要教會孩子什么,要教育孩子什么。其實我們只是給了孩子身體,無法以孩子的精神父母自居。父母應(yīng)該了解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跟隨孩子的成長。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表現(xiàn)某種行為和情緒,我們要體會孩子當下真實的感受,并尊重孩子的感受。在尊重孩子的基礎(chǔ)上,不將我們的價值觀強加在她的身上,呵護她的天性自然天成,這樣孩子就不會陷入道德兩難。
道德是自然天成的,不需要我們?nèi)タ简炈W运绞侨说谋拘灾?,不要否認它,而是面對和接受它。給孩子最大創(chuàng)傷的,往往是父母自以為是的標準和經(jīng)驗。
孩子生而具有神性,學(xué)會愛孩子,孩子是父母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