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家長都是愛孩子的,只是有的家長在教育方法上,有些欠缺或不當,使得自己的教育引起了孩子的反感。經常聽到有家家長抱怨,與孩子溝通越來越難了。當我們不斷地給孩子提建議的時候,孩子卻越聽越煩,越聽越燥,為什么父母說的話,孩子聽起來都變...
家長都是愛孩子的,只是有的家長在教育方法上,有些欠缺或不當,使得自己的教育引起了孩子的反感。
經常聽到有家家長抱怨,與孩子溝通越來越難了。
當我們不斷地給孩子提建議的時候,孩子卻越聽越煩,越聽越燥,為什么父母說的話,孩子聽起來都變成一種譴責?
其實,這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當你不斷地跟別人講:
“你應該怎么做”
“你可以試試什么”
“你為什么要這樣弄呢”
對方聽了都會覺得不舒服,特別是自尊心強的人,聽了會覺得你在指責我!
有句話講得特別好,“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譽人言?!?/p>
意思是,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在高興和生氣的時候,更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大了,不愿意跟我們講心里話了,和爹媽之間言語矛盾越來越多了。
可是他們卻忘了,這里面大部分都是因為自己的緣故。
有時候,父母一開口就帶著情緒,不是挑毛病,就是下命令,批評得理所當然,理直氣壯,孩子聽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一肚子委屈。
面對孩子的不成熟,作為一個成熟的家長,言語之間要有成年人的理智和智慧。
如果孩子能把你激怒,那說明你的水平跟孩子一樣,甚至不如孩子。
這樣的家長,根本沒有資格去幫助孩子成長,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你年齡大,經歷多,人生經驗更豐富,本應該比孩子更懂得溝通對話的技巧,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卻選擇了和孩子一樣的方式,用情緒溝通。
家長在任何時候,對孩子都要保持平靜和理智,不應該在情緒中處理問題。
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感情中,最大的悲哀莫過于,不愿意自我成長、蛻變,而是不停的抱怨孩子的缺點。
而孩子在對待父母的感情中,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從未在父母身上體會到理解、包容,從來沒有感覺到自己成長的快樂。
和孩子溝通,是門學問,怎么才能潛入內心?如何才能達到情感共鳴?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注意溝通時的語氣。
1.避免評價語氣
父母都愛評價孩子的方方面面,而且他們往往都在心理上占據(jù)高地,一開口就不自覺的拉開對話距離,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抗拒。
2.避免指令語氣
指令性的話是最糟的溝通方式,是對尊重的踐踏,指令語氣的壓迫性,往往帶來孩子的抗拒心理。
3.避免嘮叨式語氣
嘮叨是發(fā)牢騷的表現(xiàn),嘮叨語言模糊且邏輯不清,往往大人說了很痛快,孩子聽了很痛苦。
4.避免暴力語氣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用暴力語言責罵,詆毀孩子,往往孩子表現(xiàn)的自卑、無能、不自信,孩子會有挫敗感,心理傷害很大!
5.避免冷模式語氣
心理研究顯示,經常對孩子說話冷漠,哪怕言語不過激,也會讓孩子逐漸形成消極的負面心理,產生冷淡、憂郁的性格。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父母感覺孩子說話冷漠,沒有好臉色,其實是父母談話方式中,潛移默化的結果。
特別提醒:
如果孩子長期被嘮叨,在負面情緒的影響下,以及逃無可逃的處境,他們就會啟動“選擇性失聰”來保護自己。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應該是寬容、寬松、寬厚的,而不是對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指手畫腳。
“言為心聲,行為心表”,你今天和孩子交談的方式,就是將來孩子和你相處的態(tài)度。
父母是孩子最堅實的后盾,也是孩子內心安全感的建立者。
如果和孩子缺乏溝通,無法進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關注孩子的成長,各種心理問題就會接踵出現(xiàn)。
心理上的影響會導致行為上的偏差,造成親子間的沖突與矛盾,而這些又會反過來影響親子溝通,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使一切的教育行為都變成了無用功。
控制溝通時的語氣,就是在控制溝通時的情緒,情緒平和了,才能更冷靜的處理問題,進而平復孩子的情緒,達到有效溝通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