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12歲的東東,念小學四年級,在班級里,他的學習成績不上也不下,不出頭露面,但喜歡在一旁看熱鬧、起哄,最使父母不能容忍的是東東非常不自信,每天晚上作業(yè)做完后,都要與同學對題目。于是,有一天,父母掐斷了電話線,下“命令”:不允許打電話對題目。事后,父母也覺得這樣做...
12歲的東東,念小學四年級,在班級里,他的學習成績不上也不下,不出頭露面,但喜歡在一旁看熱鬧、起哄,最使父母不能容忍的是東東非常不自信,每天晚上作業(yè)做完后,都要與同學對題目。于是,有一天,父母掐斷了電話線,下“命令”:不允許打電話對題目。事后,父母也覺得這樣做不是很妥,因此每天當東東放學回家時,心有余悸地總要問上一句“昨天,題目做對嗎?”東東每次都回答:對的。每一次的問答,父母都會感到一次心慰;但時間久了,父母發(fā)現(xiàn)東東做作業(yè)時,還是偷偷地在與同學對題目,于是父母同東東之間發(fā)生了沖突。
心理分析:從父母的心理層面來看,東東父母掐斷東東“對題目”的電話線的行為,只是一種表象,掐斷行為的后面連接的是東東父母承接的社會壓力和對孩子的高期望。子女各方面發(fā)展好,父母會以他們?yōu)轵湴?相反,子女教育不成功,父母會在親戚和同事面前有抬不起頭來的感覺?!鞍押⒆咏逃刹拧笔且环N來自社會的壓力,事實上也是東東的父母同許許多多的家長心中的一種“原動力”,它會使家長們的心情緊張、判斷力差,原本正常的東西,會變得不正常,那些非正常的東西,會成為不可容忍。于是當在兒子身上看到原本上下幾代人中司空見慣的“對題目”行為時,會從眼前兒子不能獨立完成作業(yè)上產(chǎn)生許多聯(lián)想,會想到成績不好、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好工作等等,越想越害怕,于是許多家長就會同東東的父母一樣認為“該出手時就出手,后出手要遭殃”。兩代人于是也就會經(jīng)常發(fā)生沖突。
從孩子的心理層面來看,12至16歲的年齡階段——青春期,是個體從童年期剛向青春期過渡的階段,勇敢、仔細認真、有組織性、有同情心及堅韌不拔的個性心理逐漸形成和發(fā)展,社會交往進一步擴大,與同學、小伙伴、教師有關(guān)的社會情感逐漸占重要地位。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東東這個年齡段的閃光點:一是仔細認真,做完作業(yè)與同學對一下題目,是符合東東這個年齡段個性特征的行為。與同學對作業(yè)題目,可理解為是一種與同學加深伙伴情感的方式。從個體發(fā)展角度來講,東東從出生到現(xiàn)在,父母的形象、言行舉止,對他來說是“自我成長”的唯一模仿對象,他的生活長期依賴于父母的引導,我們看到的“對題目”是一種結(jié)果,那么原因在哪里?在面談中了解到,東東的母親幾年前開始在讀夜大,經(jīng)常在電話里與夜大同學談作業(yè)題,每次考試后更要在電話里長時間對題目,東東都在家。作為東東的母親,你教會了他,他運用了,你又不開心,當然要發(fā)生沖突。
咨詢師的建議
一、父母不能將自己幾十年來對生活的理解強加在只有十幾歲年齡孩子的人生選擇中,如果父母不能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問題,如何要求孩子用父母的眼光來看發(fā)生了什么問題?既然是對孩子的關(guān)愛,那就一定要知道孩子的需求,這樣的關(guān)愛是有效的。
二、要尊重孩子的選擇。要相信孩子有權(quán)利和能力為自己作出最好的選擇,會根據(jù)當時身處的環(huán)境條件,作出他這個年齡段最好的選擇和處理問題的方式,父母要學會跟著孩子走,因為只有他知道他的問題在哪里,需求的是什么。
三、有不少孩子是不自愿讀書的,有許多學生拿起書就要睡覺,如果說父母關(guān)心孩子讀書是用心良苦的話,那么要面對社會、學校、老師、家長、長輩重重的期望,對于一個年僅12歲的學生來說,讀書更是一件痛苦的事,父母要愿意扮演分擔他的痛苦的陪伴者,有時要做生活技能的指導者,有時要做他行為背后的鼓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