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非從來源:叢非從(ID:congnotcong)5.25是心理健康日,來自于諧音“我愛我”。推送壹篇關于愛自己的小文~~愿你對自己,有更多的愛。525你嫌棄自己嗎?人多半的心理問題,來自于不喜歡自己。每天都覺得自己兩個地方不夠好:這也不夠好,那也不夠好。然后自卑、焦慮、努力、改正,希望自己能變成理想的模樣。在我們的壹些培訓中,有時候會做壹個優(yōu)點練習,邀請" />
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叢非從來源:叢非從(ID:congnotcong)5.25是心理健康日,來自于諧音“我愛我”。推送壹篇關于愛自己的小文~~愿你對自己,有更多的愛。525你嫌棄自己嗎?人多半的心理問題,來自于不喜歡自己。每天都覺得自己兩個地方不夠好:這也不夠好,那也不夠好。然后自卑、焦慮、努力、改正,希望自己能變成理想的模樣。在我們的壹些培訓中,有時候會做壹個優(yōu)點練習,邀請...
5.25是心理健康日,來自于諧音“我愛我”。推送壹篇關于愛自己的小文~~
愿你對自己,有更多的愛。
人多半的心理問題,來自于不喜歡自己。每天都覺得自己兩個地方不夠好:這也不夠好,那也不夠好。然后自卑、焦慮、努力、改正,希望自己能變成理想的模樣。
在我們的壹些培訓中,有時候會做壹個優(yōu)點練習,邀請成員講出自己的叁個優(yōu)點。這個練習中,很多人會擰巴著不愿意先講,講的時候也要搜腸刮肚硬是擠出壹個:我很善良。然而讓他們講自己缺點的時候,則可以滔滔不絕,如長江決堤。
嫌棄自己,什么時候開始變得那么日常??偢杏X,今天沒嫌棄自己,像是今天沒吃飯壹樣。
不如你也問問自己:
你有哪些缺點?
你有哪些優(yōu)點?
在壹張紙上嘗試著寫下來,并感覺下,你對這兩者的情感濃度是否是壹樣的。
雞湯學家們會教人:你要喜歡你自己,欣賞你自己,認可你自己,愛你自己。
我在學心理學之初的時候,聽到這樣的言論,熱血沸騰,如獲至寶。原來幸福的秘訣,就是自我認可呀。
所以我每天都要告訴自己:你已經很棒了。為了讓這種感覺更真實,我會尋找證據:你看,你比甲乙丙丁都棒了,你都獲得ABCD成就了。
然而每當我照鏡子的時候,就又壹次開始懷疑人生:你也不夠帥,不夠有錢,不夠聰明,不夠努力,不夠勤奮,不夠有愛,還有這么多心理問題。生活讓你如此艱辛,你怎么能欺騙自己說“我喜歡自己”?
然后又開始嫌棄自己:為什么你都不能欣賞你自己!
欣賞自己的路,真的又累又挫敗。這不得不讓我反思,壹定是哪出問題了。心理學如果不能讓人輕松改變,壹定是偽心理學。
自己夸自己的時候,忽視了壹個重要的問題:
人喜不喜歡自己重要嗎?
把你放到孤島上壹個人生活,你唯壹的觀察者就是阿豬、阿虎、阿鹿和阿魚。你每天都覺得自己很棒,非常非常棒。這樣的認可有意義嗎?
你非常喜歡自己,覺得自己非常棒。然而周圍的人對你的評價都很糟糕,你也并不在意。這樣真的好嗎?
失去了觀察者,人還需要自我認可嗎?
人喜歡不喜歡自己其實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別人有沒有喜歡你。
人是活在關系里的,我們需要獲得別人的喜歡。
努力獲得別人的喜歡,是我們的生本能。人的潛意識是相信優(yōu)勝劣汰的,我們怕被拋棄,所以要花大量的時間來提升自己,改變自己,以獲得更多的喜歡。這正是人的聰明之處。
別人都不喜歡你,你還在那狂熱地喜歡自己。這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喪失了社會功能,無法在社會上很好地活下去的。
喜歡自己,來自于環(huán)境的確認。環(huán)境對人催眠的力量,遠遠大于自我催眠。
當周圍的人都開始喜歡你,不斷地發(fā)現其實你很好,你從他們的眼睛中不斷確認自己是好的。你就開始慢慢相信自己是好的了。
即使你很喜歡自己,當周圍的環(huán)境不斷地給你否定、批評著你的糟糕,而你又離不開這個環(huán)境,時間久了,你也會漸漸開始自我懷疑。
這就是從眾心理。從眾心理的實驗中,人能懷疑到自己什么程度呢?當6個人開始說壹根20厘米的線段跟壹根10厘米的線段壹樣長的時候,第7個人都開始懷疑自己的視覺了。
何況“我是不是好的”這個主觀想法,人更容易被影響。
對于嬰兒來說,他對自己的認識是空白的。他長大的過程中,如果爸爸媽媽反復給他輸入了“你很好,我們很喜歡你”的概念,嬰兒就從父母的眼神中得到了確認,相信自己是好的。他這個自我認可的認知就是相對穩(wěn)定的。
當他長大后,在面對環(huán)境否定的時候,他就能抵御壹段時間。當環(huán)境的否定超出了他的自我穩(wěn)固度的時候,他就會陷入自我懷疑。
當嬰兒長大的過程中,爸爸媽媽總是盯著他的缺點,反復給他輸入“你不好,我們不喜歡你”的概念,嬰兒就相信了自己是不好的。他長大后,對環(huán)境的否定,承受力就相對較低。別人隨便否定他,他就陷入了全面的自我懷疑。
這時候環(huán)境壹般的認可根本抵消不了“我是糟糕的”自我認知。他需要大量的環(huán)境認可,才能重新矯正這個認知,建立起“我很好”的自我概念。
所以自我認可,其實來自兩方面:
小時候,爸爸媽媽對你的認可或否定,讓你建立起對于自己的認知。
長大后,周圍的人對你的認可或否定,嘗試重新修整你對于自己的認知。
這兩個都是來自于他人,我們都是從他人眼里知道了自己是什么樣子的。
小時候那是沒辦法的事了。重點是,長大后,你怎么才能重新自我認可呢?
答案就是:
到這里你就發(fā)現人有多聰明了。人的潛意識已經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了,所以人要改變自己。變得更好,以獲得很更多的認可。
不喜歡自己的人,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努力。連自己努力都不認可的人,則會陷入焦慮。覺得自己特別懶,特別不努力,特別沒力氣,想改又改不了,所以焦慮。
其實焦慮,就是努力的表現啊。你的身體雖然不夠努力,但是你的心卻足夠努力了。
努力改變自己的人,在焦慮中非常匆忙,以至于沒有時間停下來問自己這個問題:別人真的不喜歡我嗎?還是我自己覺得別人不會喜歡這樣的我。
喜歡你的人其實壹直都很多,你被喜歡的地方也很多。只是你沒時間、沒心思、沒精力去發(fā)現。
你總是著急改變自己,以獲得別人的喜歡。卻沒有停下來發(fā)現,你壹直在被喜歡著。
其實別人的喜歡,不是來自于你努力改變自己,而是來自于而是發(fā)現。發(fā)現別人壹直都很喜歡你!
雖然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人不喜歡你,有些人不喜歡你的某些方面,但這不影響另外兩件事:
有人喜歡你!
你有的地方很讓人喜歡!
你不知道的是,你在別人眼里的優(yōu)點,其實比在自己眼里的多。
當然,特別親密的人可能是除外的。兩個人過于親密的時候,有時候會只看見缺點。至于為什么,有機會再解釋。
別人的看法還是要在意的。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你怎么能知道你很好呢?
只不過多在意些別人說的好,少在意些別人說的差。最起碼要均衡,別只在意別人說的差。
怎么發(fā)現呢?
如果你沒準備好接受,別人夸你是沒有用的。
壹個姑娘說她不喜歡自己,覺得很失敗。我說你很厲害呀,你都獲得了ABCD榮耀了。姑娘說:但是我很拖延。
我夸她A,她就要補充“但是我-B啊”。
發(fā)現別人在認可你,壹定是建立在你準備好聽的基礎上的。不然別人的認可,你都是識別不到的。
怎么做呢?敲下黑板。壹句話就可以解決。
如果你愿意反復練習這句話,你將會變得越來越喜歡自己。當然你要記得,喜歡自己,自我認可,不是壹天兩天練成的。這句話需要反復練習、長期練習,跟減肥壹樣,需要壹個累積的過程。但是比減肥簡單的是,這個辦法只有壹句話,只有壹句話?;页;页:唵?。你只要反復練習就好啦。
這句話就是:
不是告訴自己“我很好”,而是去問別人“我哪里好”。
當你主動去問的時候,就比別人主動告訴你的時候,更準備好了接受。所以主動問,才是更有效果的。
如果你覺得干巴巴的說出來有些突兀的話,你就可以做很多鋪墊了。你可以問:問你個問題哎,你喜歡我嗎?喜歡我哪呢?你覺得我這個人有哪些優(yōu)點?你展開壹個談話,建立壹個情境,然后引出這句話來就好了。
然后對方會告訴你:你可愛、優(yōu)秀、勇敢、努力、獨立、上進、長得好看……
你可能會不相信,覺得這些字跟我毛線關系啊。你丫安慰我的吧,敷衍我的吧。
那你可以進壹步問:能舉例說明嗎?
然后對方就會告訴你,他為什么覺得你有這些優(yōu)點,通過現實中的例子來確認,你會更加確認的。
壹次兩次,你有所懷疑。當你聽到周圍的100個人說了100次同壹個特點后,你就開始漸漸相信了。
這個就是內化的過程。
“你喜歡我什么?”、“你覺得我哪里好”,這種話,不要只問壹個人,要去問100個人。只問壹個人,問100遍,把他問死了,你也很難確認。因為樣本不充分。但是問100個人,你就可以更確認了。
不排除就是有人說不出你壹個好來。那你壹定要知道,這絕對是他有問題。起碼是眼瞎。
唯壹的難處,就是主動困難。仿似我們主動尋求夸獎,是件羞恥的事情。
以前人們教你:要多詢問別人的意見,多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別人指出你的缺點,是為你好。
毛線啊。
想要真正喜歡、接納自己,除了在別人那里尋找認可外,最根本的是要補足內心缺失的“心理營養(yǎng)”。
童年被父母過多否定、責備的人,缺失了關鍵的“心理營養(yǎng)”,長大后容易不認可自己、嫌棄自己、自卑、焦慮,壹生都將在渴望別人的夸贊和肯定中掙扎。為人父母后,還會在無意識中把這種缺失傳遞給小孩,讓他重蹈覆轍。
童年已經不能重來,我們該怎么辦?
成年之后的我們,是有能力做自己父母、補足心理營養(yǎng)的。向你推薦這門已經為1萬人帶來改變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