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dǎo)讀文|高浩容「想刺就刺」,忍受肉體的疼痛很短暫,但內(nèi)心的、潛藏的感受,是否刺青能夠帶給你,你真正需要的滿足與意義?亦即,「你到底想通過告訴父母,達成什么目的?」刺青壹直是和人類歷史、社會文化交雜在壹起的行為。刺青有正面的社會意...
文|高浩容
「想刺就刺」,忍受肉體的疼痛很短暫,但內(nèi)心的、潛藏的感受,是否刺青能夠帶給你,你真正需要的滿足與意義?亦即,「你到底想通過告訴父母,達成什么目的?」
刺青壹直是和人類歷史、社會文化交雜在壹起的行為。
刺青有正面的社會意義,臺灣泰雅族,族里男子通過狩獵能力的考驗,女子擁有精熟的織布技藝,才有資格在臉上刺青,叫做「黥面」。
然而,刺青在某些歷史片段,則具有負面意義,好比先秦時期,有種刑法叫「黥刑」,在罪犯臉上刺青。
近代用「次文化」來看待刺青行為,尤其是青少年的刺青,比較偏向負面意義。但隨著社會越來越開放,更多人愿意用美學的、個人自由的角度去看刺青。
大體而言,刺青的目的有幾種,我以電影為例:
第壹種、標記符號
昆丁.塔倫提諾的電影《無恥混蛋》中,男主在德國軍官額頭用刀割出納粹圖案,讓他永遠無法與犯過的罪行切割。這種無法切割是壹種標記,貝克漢姆把愛人和小孩的名字刺在身上,也有這個意義。標記的另外壹個意義也是刺青的特性,無法抹消。
第貳種、社會認同
喜劇《獄中豪杰》里,男主為了怕在監(jiān)獄中被欺負,于是在身上刺青,壹方面散發(fā)自己「不好惹」的信號,另壹方面也是為了合群,掩蓋他多年白領(lǐng)的壹身菜味。廣義來說,在某些時代場景,穿同樣的服裝、高舉同樣的書也有類似的意味。
第叁種、獲得力量
電影《紅龍》中,男主自己身上刺了龍,還把繪有龍的古畫給吃了,就是為了獲得壹種精神上的力量。某個角度來說,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有類似的意義,岳母把她個人對小孩的期許,儒將的品格刺在小孩身上,藉此「加持」。
第肆種、宣泄情緒
在《龍紋身的女孩》中,女主的刺青除了顯現(xiàn)自己的性格,也有宣泄內(nèi)心痛苦的部份,她受過的虐待和內(nèi)心陰影。作家ophiraedut在bodyoutlaws:rewritingtherulesofbeautyandbodyimage這本書中談到,某些少女通過刺青,表達內(nèi)心的憤怒,尤其是對性侵與創(chuàng)傷后的不滿,并藉由在身上刺青這種帶有「自毀」(self-destruction)的方式,重新掌握身體自主權(quán)。
此外,常見的理由還有好奇和追求單純的美,無論是哪種理由,刺青都有壹些共同點:「刺青是通過身體改造(bodymodification),進行壹種對外的自我表達,同時對內(nèi)進行自我探索,是心理上自我感受、接納與升華的歷程。」
從心理咨詢的角度,我更看重的是你在問題背后「沒說的故事」,你的猶豫與彷徨究竟是什么。
當你思考,刺青這個決定該不該跟母親說,首先你可以從身體自主權(quán)的角度思考。
身體自主權(quán),那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quán)力。幼年時,長輩教育我們認識自己的身體,并且學會不要讓陌生人隨便碰觸我們的身體。長大后,我們有權(quán)決定跟誰上床,拒絕潛規(guī)則與性騷擾,這都是身體自主權(quán)的展現(xiàn)。
如果你認為自己其實沒有自主權(quán),你的身體是屬于父母的,那么刺青對現(xiàn)在的你來說,也許不會讓你真正自在。
可是如果你認為自主權(quán)操之在手,那么可以思考你想刺青的目的,是為了標記符號、社會認同、獲得力量,或者宣泄情緒?
進而,我前面沒說的是,這肆種目的都是表面的意義,背后還有深層的意義,值得你去反思。
標記符號,是為了緬懷,還是不希望遺忘。你不希望遺忘的,其實是自己,但那個人已經(jīng)遺忘了你,所以你選擇這個方式去注記壹個永恒的失落?
社會認同,人需要在群體中尋找自己,有時我們迷失方面,我們重視安全感更甚于個人自由。如果從眾的目的是犧牲自己,盲從的刺青會真正帶給我們快樂?
獲得力量,當我們的內(nèi)在小孩得不到慰藉,我們只好更加渴望他能更快長大,最好壹夜之間,我們就不再脆弱。甚至我們渴望超越的力量,好保護自己,那么也許我們需要回頭看我們內(nèi)在的脆弱,面對他們,而不是通過某種儀式掩蓋它們。
宣泄情緒,當我們內(nèi)心很痛苦,或愉悅,我們強力的表現(xiàn)出來。這種表達讓我們舒服,并且也讓使我們痛苦的人,不能像過去壹樣對我們的痛苦視而不見。
總之,想清楚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否則再多紋身恐怕只會跑題,無益于達到我們真正的目的。
文|高浩容
本文圖片: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