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兒童心理 > 正文
導讀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我們將國學列為“無用之學”,因為在那個時候只有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救中國。但當我們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之后,便已經(jīng)開始重新從我們自己的歷史當中,探索一條獨屬于我們自己的發(fā)展道路了。國學再次興起。徐晉如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很多...
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我們將國學列為“無用之學”,因為在那個時候只有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救中國。
但當我們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之后,便已經(jīng)開始重新從我們自己的歷史當中,探索一條獨屬于我們自己的發(fā)展道路了。
國學再次興起。
徐晉如
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很多地方對于國學的理解似乎流于了表面和膚淺,讓人啼笑皆非。
在一部分“國學大師”或者“國學班”的眼里,國學似乎就是穿上漢服、念《弟子規(guī)》,有了這樣非?!皣鴮W”的表象,家長滿意、他們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但實際上這并不是國學。
類似于《弟子規(guī)》這樣所謂“國學”,被許多文化界人士抵制,他們直言不諱地指出這些是“偽國學”,例如著名文化學者徐晉如就將《弟子規(guī)》列為文化糟粕,希望大家能抵制這樣的“偽國學”,這是為什么呢?
而這棵名喚《弟子規(guī)》的大毒草,還要“殘害”多少青少年才肯罷休呢?
何來《弟子規(guī)》?
我們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qū),那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學到國學,都是成書很久的歷史經(jīng)典之作。
但實際上并非如此,我們所熟悉的所謂“三百千”,也就是 《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都是成書于宋朝乃至更早之前的經(jīng)典傳統(tǒng)蒙學讀物,而《弟子規(guī)》則是在清康熙年間才寫成的啟蒙讀物,甚至在清朝時《弟子規(guī)》的地位還沒有現(xiàn)在高。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其作者是李毓秀,他是清朝的一名秀才,他沒有中舉、沒有其他的成就,一次落榜后就回鄉(xiāng)開了私塾,以教書為生,這本《弟子規(guī)》其實是他的“教材”,主要教的是孝悌之道和一些禮儀、常識。
從李毓秀沒有中舉,甚至連復讀都放棄、就直接回鄉(xiāng)就可以看出,其實他的學術水平并不高。
因而他所編寫的這本“教材”中其實沒有什么高深的道理,藝術水平也不高,只是朗朗上口、讓兒童學習時不容易心生厭煩。
李毓秀
但剖起本質,《弟子規(guī)》也只是一本普通的啟蒙讀物,或者說是清代小學生行為守則,而這本教材在清朝時也并不流行,李毓秀一生都沒有看到自己的著作“紅遍大江南北”。
相較于“三百千”以及其他啟蒙作品,《弟子規(guī)》不夠廣博、不夠優(yōu)雅精致,更有一些淺薄狹隘,并不是清代兒童啟蒙教材的首選,它的第一次“火”來自于鴉片戰(zhàn)爭之后,它流行于晚清的祠堂 、茶館、書館,用于教農民識文斷字、遵守法紀。
到了上世紀90年代,由于《弟子規(guī)》通俗易懂、篇幅簡短,又不涉及思想上的辯論,它首先在臺灣省得到了普及。
而《弟子規(guī)》在大陸流行,則是從2004年之后開始的,由于凈空大和尚的鼓吹,從2004年到2014年的10年間,《弟子規(guī)》的使用率膨脹了70倍,遠超《三字經(jīng)》的2.4倍,這其中無疑是有人為推動的因素的。
而一些“國學大師”更喜歡《弟子規(guī)》,大概就是因為《弟子規(guī)》中所宣傳的孝悌之道更符合家長的心理,讓他們更愿意為《弟子規(guī)》買單。
不符合儒家思想的“孝悌”
既然《弟子規(guī)》中所言是以“孝悌”為主,那么為什么還有這么多學者認為《弟子規(guī)》是文化糟粕、是偽國學呢?
因為《弟子規(guī)》里充滿了對于儒家思想的歪曲。
《弟子規(guī)》作為一本注重道德教化的訓蒙讀本,必定是要與儒家思想結合在一起的,但是又因為《弟子規(guī)》是將各類典籍掰開了教授的,這就導致了其中充滿了斷章取義與扭曲的理解。
例如,《弟子規(guī)》中要求孩子要在父母呼喊時立刻到父母身邊、要孩子遵照父母的命令辦事、要求孩子對父母完全的順從。
這乍一聽似乎是出于孝道的要求,但實際上,在《十三經(jīng)注疏》中寫明,三種不孝的行為中,就包括了一味地順從父母,而且儒家思想認為這是陷親人于不義,是最大的不孝。
當然,《弟子規(guī)》并沒有完全拋棄要勸諫父母這一點,陳毓秀還寫道,當父母有過錯時,我們應該規(guī)勸父母改正,如果父母不肯改過,那孩子就需要繼續(xù)勸諫,并通過指出“如果父母因此責打孩子,孩子也應該默默忍受”的要點。
完成了一個“假如父母堅持不改,我們除了順從也別無他法”的邏輯。
可正統(tǒng)的儒家思想,雖然確實有著嚴格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等級邏輯,但這里不僅有后輩對長輩的尊重和順從的要求,更要求父親要有父親的樣子,如果“父不慈”,則“子奔他鄉(xiāng)”,也就是說如果父親不像個父親,子女也可以離開。
而且,孔子也說過“小杖受,大杖走”,即是表明受到一些小小的責打應該要忍受,但如果打得太重,那么當然應該首先以保護自己為主。
即使這是因為孔子覺得,假如父親下手過重、打死了孩子,會因此讓父親陷于不義,才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我們也得承認,這比《弟子規(guī)》里單純的順從高明許多。
另外,《弟子規(guī)》中還提出“居有常、業(yè)無變”,也就是說要求子女應該終生從事一份職業(yè),這無疑不符合我們現(xiàn)代的價值觀。
即使是放在過去的農業(yè)社會,子女也不會一味留在家中種田,外出作游學、做官、經(jīng)商都是稀松平常的事。
孔子雖然說過“父母在,不遠游”,但孔子的下一句是“游必有方”,也就是說,孔子并未否定孩子外出發(fā)展自己事業(yè)的道路,只是要求孩子要告訴父母自己的去處,不能出去之后就杳無音信、令父母擔心。
在與父母的關系上,《弟子規(guī)》還認為應該要遵從父母的行為喜好,但《荀子》中卻說我們的行為應該要符合道義,而不是單純地迎合長輩、領導,“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才是我們真正的追求。
舉一個更貼近我們的生活的例子來看,就是說假如你在北上廣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收入也還不錯。
但此時你的父母卻要求你回老家,考取一個“環(huán)衛(wèi)工的事業(yè)編制”,那你當然可以拒絕,因為你有了更好的發(fā)展不僅可以贏取一個更好的未來,當然也可以給你的父母更好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孝順。
偽國學、假經(jīng)典
《弟子規(guī)》中除了被曲解的孝悌之道 ,還有不少違背我們價值觀的理論。
例如《弟子規(guī)》認為我們在人際關系中應該遵循“報怨短、報恩長”的“以德報怨”的思想。
但實際上,大家都忘記了《論語》中實際上是他人問孔子“以德報怨怎么樣”,而孔子則立刻否定了這一思想,并表示這樣的話用什么來報德呢?應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因而很顯然,《弟子規(guī)》中以德報怨的思想是違背了孔子的本意的。
另外,《弟子規(guī)》中還教導學生們說:“不關己,莫閑管?!边@很顯然不符合我們的傳統(tǒng)價值觀。
因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生以成仁”,因為“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因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因為正統(tǒng)的儒家思想,要求我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要求我們明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這才是我們的傳統(tǒng),這才是無數(shù)先輩奮不顧身、前仆后繼所保護的中國。
除此之外,《弟子規(guī)》還對人的道德標準提出了許多近乎苛刻的要求,極大地限制了人的思想和自由發(fā)展。
盡管我們需要讓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但這不意味著我們要用苛刻的道德標準去綁架他們、限制他們的自由。
因而,很明顯,實際上《弟子規(guī)》是一部限制了我們個性發(fā)展、扭曲了我們傳統(tǒng)價值觀的偽國學作品。其中雖然有一些有道理的內容,但大部分內容都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是我們需要拋棄的文化糟粕。
管理者乃至是父母希望讓員工、孩子學習《弟子規(guī)》,并嚴格按照書中的思維邏輯行事,無疑是為了更好的管理,甚至可以說是“奴役”員工、孩子,讓他們無條件地順從自己。
但這很顯然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如果真的要計較起來,權利義務應當是對等的,有“弟子規(guī)”,當然也應該有“父兄規(guī)”,身居高位也應該以同樣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否則怎能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和信服呢?
我們應當學習國學,但顯然不是像《弟子規(guī)》這樣的文化糟粕,我們的文化中有唐詩宋詞這樣的藝術瑰寶,也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樣的思想結晶,學習這些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才能令我們增長學識、提高本領,謀得更全面的發(fā)展和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