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導讀01在一次家庭干預的過程中一位男士向我們講述了自己和妻子的一次沖突。有一天晚上,他和妻子因為一件家事的分歧發(fā)生了言語沖突,那段時間他工作不順,父母又同時生病,他和妻子在忙碌工作之余還要奔走照顧兩個老人,每天非常疲憊。那晚兩人的分...
01
在一次家庭干預的過程中一位男士向我們講述了自己和妻子的一次沖突。
有一天晚上,他和妻子因為一件家事的分歧發(fā)生了言語沖突,那段時間他工作不順,父母又同時生病,他和妻子在忙碌工作之余還要奔走照顧兩個老人,每天非常疲憊。
那晚兩人的分歧只是一件小事情,但不知為何他們就你一言我一語彼此不讓,越說越激動。妻子將很多年前一些自覺"委屈"的事情一一列出,他越聽越覺得煩,脫口而出了一句:你不想待在這個家里就滾。
這句話激怒了妻子,妻子突然做出一個讓他意想不到的舉動,走進房間將正在做作業(yè)的兒子拖了出來,指著他對兒子說:你爸要我滾!看我滾了對你們有什么好處!以后你就和你爸過,就他來養(yǎng)你!
看見兒子一臉驚恐,嚇得哇哇大哭,拉著妻子說:媽媽不要走,媽媽我錯了!兒子一邊拉,妻子一邊掙脫往門口走,但又不時回頭指著他怒罵,罵什么他已經記不清了,但他突然變得怒不可遏,腦子中不知怎么回憶起小時候一個片段——他母親抱著一包衣服怒氣沖沖往門外走,一邊走一邊回頭指著他說:要不是因為你我早走了!而他當時大概站在門口哭,他父親坐在桌邊對他吼:男孩子離了媽就哭,你丟不丟臉?
他氣得渾身發(fā)抖,沖到妻子面前想阻止她咒罵。他一把將兒子拉開推到一邊,然后抓住妻子給了她一耳光。這一記耳光成了他和妻子難以彌合的傷痕。但那一切都只發(fā)生在一瞬間。等他冷靜下來之后,除了感到后悔,還感到驚恐。在他小時候,父母常常吵架,那時他們家里只有一個房間,父母都是在他面前爭吵,他說看到兒子拉著妻子那一幕,不知怎么回事他腦中就回閃出了自己小時候父母吵架的畫面。
這個男士說自己不是一個暴力的人,之前也從來沒對妻子動過手,有時吵急了可能摔門而去,僅此而已。然而這次似乎完全失控了。后來他想,是妻子拖出兒子的那一幕深深刺痛了他,他阻止妻子對兒子說出那些話,其實是他內心渴望阻止母親對年幼的他說出那些話。
02
很多父母都會在孩子面前爭吵,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父母的爭吵常常會成為孩子痛苦的記憶,這種記憶甚至會跟隨他們進入成年。父母爭吵對孩子的影響也可能很深遠,就像這個男士,會在這段記憶被激活的時候突然失控。
有一個女孩告訴我,每次她父母吵架,她就躲在被子里哭。有時她也會對父母抗議,讓他們別總在她面前吵。但是父母會說,我們吵架關你什么事?
然而父母吵架,真的關孩子的事。神經學研究發(fā)現(xiàn),當孩子聽見吼叫、怒罵聲時,他們的壓力激素就會飆升。因為父母爭吵這種行為威脅到了孩子本來安全的家庭環(huán)境,所以很多孩子都害怕父母吵架,越小的孩子越害怕??匆姼改笭幊硶尯⒆幼兊煤芙箲],因為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主要來源,當父母都失控的時候,孩子會覺得這個世界變得非??膳?。那些看見父母爭吵甚至向對方大打出手的孩子,會一直害怕父母離婚。
當父母爭吵中提及了孩子的時候,孩子很容易認為自己要對父母的爭吵負責,這會使孩子從小就對父母懷有內疚感。焦慮擔憂的孩子也沒辦法向憤怒的父母尋求安慰,他們只能將自己的恐懼強行壓抑住,這些恐懼之后可能會引發(fā)孩子更廣泛的焦慮情緒,讓他們表現(xiàn)出叛逆行為,甚至偏差行為。
沖突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任何一對夫妻能夠避免沖突。一對夫妻在孩子面前表達各自的分歧并沒有什么不好,那么父母在事后如何處理將會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且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有積極的影響。沖突是生活總的一部分,不小心在孩子面前吵架了,吵就吵了,然后呢?怎么讓自己從憤怒的情緒里解脫出來?怎么和孩子說?小編為各位著急的家長提出四個步驟。來降低對孩子的影響。
第一步自我隔離
吵架的第一步,父母必須要先自我隔離,找到能「安定自己情緒的人事物」,將自己的情緒抽離,避免情緒反應產生的不理智行為。很多家長會問:「我都已經在氣頭上了,要怎么抽離情緒?」心語飄香專家說,要抽離情緒是有技巧的,只要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能安定自己情緒的地方,就能快速的平衡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利用「嗅覺」或「意境式」的感官,是最能快速抽離生氣的情緒。
舉個例子來說,很多戀人最后會一起,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對方的「味道」,也許是這個氣味讓你覺得有安全感,或者讓你覺得很幸福。
不管為何,只要自己的情緒爆發(fā)了,就可以將感官注意力轉移另一半的味道,讓自己感受到另一半味道帶給自己的愉悅,這時就很容易可以抽離生氣的情緒。
第二步半小時內請孩子過來,問他:「發(fā)生什么事?」
夫妻吵完架,一定要在半小時內,請孩子過來。為什么呢?心語飄香專家說,當小孩子看到爸媽吵架,身心一定會感到非??謶只虿话玻砸欢ㄒ诔臣艿陌胄r內。
請孩子過來,問他:「剛剛發(fā)生什么事?」讓孩子講出自己的感受,一來,可以降低孩子內心的不安;二來,也可以讓父母們有個警惕,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接著,向孩子解釋爸爸媽媽媽為什么會吵架?因為只要爸媽吵架后,表現(xiàn)出兩人還是可以尊重對方的意見,潛移默化下,孩子反而會學到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會存在很多不同意見,進而學到尊重他人不同想法與聲音。
第三步告訴孩子認清事件的對錯
問孩子發(fā)生了什么事后,接著要對他解釋:「剛剛吵架過程中,哪件事情是對的?哪些事件是錯的?」而不是討論媽媽(爸爸)的過錯。這個技巧,心理學稱之為「外化的對話」,也就是將「人」與「問題」分開,藉此避免人的思緒跟感覺,混雜在問題中,可以讓當事人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理清事件的過程,認識自己的處境或問題。
舉個例子來說,夫妻吵架過程中,不僅僅是合理的爭論,往往也會出現(xiàn)喪失理智。比如會說出尖酸刻薄的話、粗話、摔東西等。這時,要告訴孩子:「剛剛媽媽很生氣,所以對爸爸很兇,可是罵爸爸的那些話是錯的,摔東西也是不對的,」而不是告訴他:「媽媽對不起你,媽媽錯了。」換言之,跟孩子解釋時,要將人的角度從問題中抽離,如此作法,有助于孩子在未來面對類似情境時,認清事件的對錯。
第四步跟孩子討論正確的做法
心語飄香專家說,小孩的模仿能力非常強,父母吵架時的神態(tài)、姿勢、語調、口氣等等。小孩會潛移默化的學習,所以吵架最重要的,就是在吵架過后跟孩子討論:「當生氣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么?」向孩子解釋,人本來就會為了小事情而發(fā)脾氣,但說出自己的感受后,就會好了,但正確的態(tài)度、做法及口氣應該是什么,否則可能會傷害周遭關心自己的人。
當然,若遇到實際狀況,可以跟孩子討論要怎么面對,孩子知道正確做法,如果孩子做對了,家長可別吝嗇給孩子鼓勵,因為這些鼓勵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得更好喔。一個孩子的成長是生物遺傳和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結果,不良的環(huán)境生活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有些創(chuàng)傷終身難以愈合。
但如果父母因為分歧發(fā)生了爭吵、謾罵,問題處理不好的話,即便他們之后和好了,對孩子也有消極影響,因為孩子會目睹對自己最重要的兩個人如何傷害對方,如何羞辱對方。他們用這種行為給孩子樹立了一個榜樣——當成年人發(fā)生沖突的時候,他們通過爭吵、謾罵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當父母爭吵的時候,孩子會體會到安全感缺失的恐懼,而恐懼的記憶,是最難以消失的記憶。